外媒稱中國投資滲入美國貿易戰(zhàn)或搖動加州經濟
10月26日報道 外媒稱,弗吉爾·基什特別很是清楚美國工廠工作崗位削減的情況,他還親身體驗了中國資金自由流入美國的益處。 據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10月24日報道,總部設在阿納海姆的豪華電動汽車生產商菲斯克汽車公司在2013年破產,43歲的基什失去了在那里調試發(fā)動機的工作。不過一年后,中國的萬向集團收購了菲斯克汽車公司,基什回到了原來的崗位,還加了薪。 基什說,眼下他本身的工資能養(yǎng)活太太和兩個十幾歲的孩子,他的醫(yī)療保險能覆蓋全家人,他掙的錢充足帶他們去科羅拉多滑雪和到馬默斯山玩滑板。 報道稱,任何貿易關系中都有贏家和輸家。雖然美國中西部和東南部的大片區(qū)域或許成了捐軀品,但加州的一些部門卻受益于對華貿易。假如下一任美國總統發(fā)動與中國的貿易戰(zhàn),就有可能會搖動這些行業(yè)以及更廣泛的加州經濟。 報道稱,中國資金已經滲入加州經濟--讓加州城市的天際線延長,中國旅游團涌入游樂場和購物中間,中國人花現金搶購價值上百萬美元的住宅,并悄然改變好萊塢的勢力平衡。 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和榮鼎咨詢公司的一份報告表現,去年中國投資者--隨著中國本土經濟增加放緩,他們急需一個安全的地方讓資金保值增值--向美國企業(yè)投入了創(chuàng)紀錄的157億美元。單是加州就吸引了其中的21%,包括投向美國公司和商業(yè)地產的資金。 報道稱,大多數經濟學家都認為,一樣平常而言,對華貿易對藍領工人的沖擊要大于對高技術人才的沖擊。在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對美出口的飛速增加對田納西州和密西西比州的工人造成了損害,由于這兩個州以生產家具、服裝和玩具為主。 加州也受到了擠壓。加州的一些地方,尤其是圣何塞、洛杉磯和圣迭戈,更容易受到“中國制造”商品潮的沖擊,由于這些城市重要生產的計算機和視聽設備等與中國產品存在競爭。 不過經濟學家說,加州的海岸線可以助它一臂之力。研究美中貿易的經濟學家多恩說,得益于加州繁忙的港口,中國進口激增也刺激了加州創(chuàng)造新的就業(yè)崗位。 報道稱,在美國最大港口之一洛杉磯港卸下的集裝箱中,有60%來自中國。去年,由超過3.2萬名碼頭工人、碼頭運營者、卡車司機和鐵路工人組成的大軍裝運了數百萬個如許的集裝箱。 洛杉磯港實行董事吉恩·塞羅卡說,中國產品的涌入對南加州經濟的影響“絕對是偉大的”。 (信息來源:參考新聞網)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yè)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